恭城五福村:1800多亩金槐迎丰收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文/摄)7月21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五福村,种植户左光明正麻利地处理刚采收的金槐。眼下金槐进入采收旺季。五福村种植的1800多亩金槐,不仅以金灿灿的花蕾点缀村庄,还以实实在在的增收让广大农户享受丰收喜悦。
当天,记者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五福村。村道两旁是连片的金槐树。一排排葱绿的金槐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花蕾。不少村民在树下来回穿梭,忙着采摘、运送成熟的槐花枝条。而在村头巷尾的空旷地,均是晾晒金槐的天然晒场。槐米的清香充溢着整个村庄。
“今年是金槐‘大年’,产量很不错。我种植的15亩金槐目前正处于丰产期,一年两收,预计亩产干槐米300至400斤。”五福村委沙田村种植户左光明一边采摘金槐,一边向记者介绍道。左光明告诉记者,他从2005年开始种植金槐,从当初的几株金槐发展到如今的15亩。7月中旬,他开始采收自家的第一批金槐,第二批预计在10月份。
过去几年来,金槐是左光明家主要的增收渠道。“过去几年,槐米的收购价基本稳定在40—50元/斤,2021年还曾卖到68元每斤。”左光明说,目前的行情还不是很好,收购价是12元/斤,但仍稍微“有赚头”。他说:“期盼接下来价格会好起来。”
在左光明家,记者还看到了烘烤机和晾晒机等设备。左光明说,金槐变槐米,需要经过采摘、杀青、烘烤、晾晒等一系列工序。村里不少种植户跟他一样,添置了烤箱,一方面为了避免雨水天气耽误槐米的晾晒,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槐米的品质,为后期销售奠定基础。
据五福村支书殷立恒介绍,金槐种植是五福村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是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展起来。2015年,后盾单位桂林日报社看中金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于是引导村民种植金槐,并赠送了1.5万多株金槐幼苗,免费发放给有种植意向的贫困户种植。此后,桂林日报社又多次给村民赠送金槐苗。经过多年的发展,进入丰产期的金槐亩产值稳定在3000—5000元/年。尝到甜头的村民以及看着别人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加入金槐种植行列。截至目前,五福村已种植金槐1800多亩,金槐产业也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