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经济作物市场网

经济作物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纤维作物

南宁市2025年春玉米生产动态监测简报(第三期)

时间:2025-08-0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苗情监测情况

  南宁市农作物生产动态监测点基地(武鸣区锣圩镇板新村)春玉米于2月26日播种,3月11日出苗。据玉米生育后期苗情观测:迪卡011叶龄22.0叶、正大808叶龄21.0叶、佳实333叶龄21.0叶。目前所处生长阶段为玉米蜡熟期。

  二、春玉米生产受天气影响情况

  5月天气情况:据我市气象资料,全市平均气温25.7℃,全市平均月降雨量205.5毫米,全市平均日照时数91.0小时;与常年同期比平均气温偏低0.3℃、平均月降雨量偏多5%、平均日照时数偏少47.2小时;与去年同期比平均气温偏高0.7℃、平均月降雨量偏少182毫米、平均日照时数偏多15.0小时。6月天气情况:各县(市、区)6月份平均气温27.5-28.2℃,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县(市、区)月平均气温偏高0.1℃~0.5℃;各县(市、区)6月份总降雨量162.1-422.5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县(区)月总降雨量偏多13%~83%;各县(市、区)6月份总日照时数91.1-144.2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县(市、区)月总日照时数偏少7%~34%。预计7月天气情况:各县(市、区)平均气温大部为28.0℃~29.0℃,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偏低0.1℃~0.5℃;各县(市、区)降雨量大部为200-35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偏多10%~30%;预计7月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9日—14日、19日—21日、26日—29日。

  冬春连旱,春玉米生产受到一定影响。4月至5月初是玉米生长关键时期,受干旱影响较小的地块,玉米在5月中旬前完成抽雄。5月至6月雨水充足,土壤墒情好,较有利于抽雄、灌浆结实,促进玉米单产提高。与去年同期比,天气条件存在有利方面。一是5月至6月雨水适宜,降雨量略多于常年同期,偏少于去年同期(全市平均月降雨量少182毫米);二是5月至6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较去年同期偏多,其中5月偏多15.0小时、6月各县(市、区)总日照时数偏多41.1-67.2小时。5月至6月为春玉米穗期和后期生长阶段。相比去年5月至6月雨水过多,田块积水,土壤渍水多,透气性差,造成植株根系活性差,不利于根部吸收土壤营养;雨水过多,土壤受到雨水冲刷,造成土壤肥料流失,造成玉米后期缺肥;雨水过多,空气湿度大,群体通透性差,叶片活性偏差,造成叶功能降低。今年5月至6月光照较去年同期偏多,较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有利于促进穗大粒多、籽粒饱满,促进单产提升。受干旱影响较小地块的春玉米,前期苗情长势较去年同期相当,穗期与后期阶段苗情长势优于去年同期,故产量略高于去年同期。

  远离水源难以灌溉的地块,由于缺少生长所需水分,前期玉米苗生长缓慢,植株长势差距总体偏大,整齐度略低于去年同期。随着5月旱情缓解,各地采取恢复生产措施得力,植株长势差距缩小,群体整齐度较去年同期差距缩小。据市农业生产进度统计,截至5月1日全市春玉米一、二类玉米苗占88.3%,占比较去年同期小2.1个百分点;截至6月19日全市春玉米一、二类玉米苗占92.6%,占比较去年同期小0.8个百分点。综上所述,今年全市春玉米产量较去年同期持平至略增产。

  三、春玉米单产预判

  今年以来,我市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促进玉米单产提升,通过打造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马山县),引进耐密植、抗倒伏、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开展示范种植;注重增密增穗技术应用,加强科学施肥和水分管理;抓关键期管理,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重点防范苗期、心叶期和穗期病虫害。春玉米在6月下旬开始陆续采收。根据春玉米动态监测点调查,田间抽查亩苞数为2900苞、穗粒数为567粒,预计平均亩产较去年持平或略增。

  四、当前春玉米生产技术建议

  近期降雨较多,各地要及时排干积水防涝防浸防倒伏。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衣枯白,子粒变硬,显现品种子粒色泽时,即可适时收获,并做好收贮入库工作。及时做好农资筹备,抢农时开展秋玉米播种种植。

1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